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转载
温州日报:塘河古闸 水则遗物——解读下陡门遗址的年代与功能
发布日期:2014-01-09 08:42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日报 字号:[ ]

下陡门遗址全景

闸墩

水则柱,上刻有“开平闸”三字

梁岩华

日前,市区下陡门遗址因未挂牌标名引起公众和媒体关注。下陡门遗址始建于南宋,距今800多年,不仅是珍贵的塘河古闸,永嘉水则的最后孑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水则实物之一,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该遗址2010年6月发现时,也一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专家们在报刊上发表了各种观点:下陡门始建于南宋,为郡守杨简所筑;遗址墩柱上有“开平闸”三字铭,可能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年间;下陡门由溢流堰与水闸两部分组成,水闸始建于南宋,溢流堰很可能建于东晋;“开”“闸”字头横线分别代表塘河的危急水位和警戒水位等。

但笔者据文献记载解读,认为下陡门不是杨简始建,应为水闸而非堰闸。“平”字代表塘河的正常水位,“开”字代表水涨至此应开闸放水,“闸”字代表水位低于此,应合闸蓄水。

不是杨简始建

不是开平年建

下陡门遗址为南宋杨简修筑,此说最常见,如《温州历代经济史料汇编》便采此说,其实是误读史料。

清光绪《永嘉县志》卷二《水利》载:“瞿屿陡门,俗称下陡门,在九都二里瞿屿山麓,计四间,左负岩,右邻浦,因山脚岩石为之。右臂又有埭以扞浦,上有石桥,泄水最驶。宋郡守杨简修筑右臂石塘,更存新埭以为外护。”持杨简修筑者,多是据此而言。因县志原文并无标点,其实是把“宋郡守杨简修筑右臂石塘,更存新埭以为外护”一句误读为“宋郡守杨简修筑,右臂石塘更存新埭以为外护”,谬误因此产生。

据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五《水利》“瞿屿陡门,在九都,左负岩,右邻浦,因山脚岩石为之。右臂又有埭以扞浦。宋乾道辛卯(1171年)曾守逮筑右臂,为石塘八十余丈。嘉定间,埭大决,运河顿涸,郡守杨简修之,循旧臂补筑石塘,更存新埭以为外护。明弘治九年(1496年)郡守陆润加筑”,下陡门在南宋乾道年间应已存在,非为杨简所筑。

此外还有五代开平年建一说,是根据“开平”铭推测下陡门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年间,或根据书体字形来分析建造年代。但举凡纪年铭文,年号后通常都会带有“某年”或“某某(干支)岁”,罕有只列年号而无数字或干支的。“开平闸”显然与年号无关。镌字者多半为匠人,只求字形端正,要从字形中读出年代信息殊恐不易。

对遗址进行全方位考察,下陡门闸体较初建时原貌变化较大,但其演变轨迹可辨:始建时为四孔,东孔为增筑,据老人回忆约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石料材质、颜色与他孔不同;原陡门仅安单道闸门,闸槽立石与闸基槽石相互卯接,增强闸间的整体性。晚期重修时为防止闸门漏水增加一道闸门,以便在双闸间填泥防渗;陡门原中墩与边墩结构相同,正中安闸槽石,两端埋立柱,柱上凿有卯孔与墩墙条石卯接,只有水则柱因观察水位需要,卯孔位置偏上。重修时为增加一道闸门,将闸墩北半部分重建,北端立柱加工成斜撑石,下部做成迭水,南半部分的闸墩仍维持原貌。

将上述演变轨迹与相关史料核校,大致推定其沿革如下:下陡门遗址始建于南宋,清道光年间曾予修缮,此前于宋嘉定年间、明弘治年间亦可能有过维修;清同治癸酉年(1873年)重修时,为防陡闸渗水,增建一道闸门(“增设内闸四间”),改变了闸墩原貌;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东侧增建一孔闸间。

不是堰闸是水闸

主要功能非挡潮

下陡门功能,主要有两种观点:堰闸说与危急水位、警戒水位说。后者是在堰闸说的基础上对“开平闸”铭文的进一步解读。

“堰闸说”,是指下陡门由堰坝基础和上部水闸两部分组成,水闸的首要功能为挡潮,并举堰坝与闸墩石料有别,来说明二者建造时间不同。持该说者将闸体和“开平闸”铭高程与现塘河水位相比较。“开”字头高程为3.55米(或3.54米),“平”字头水位高程为3.33米,“闸”字头高程为3.22米,闸基高程2.69米。因现塘河正常水位2.62米较“平”字头水位低,落差较大,而与闸高程基本相当,且闸基与闸墩石料不同,于是将下陡门认定为堰闸。

但堰闸说本身与永嘉水则相矛盾,为解读“开平闸”含义,只好求诸高于正常水位的警戒水位和危急水位,遂又将“开”字头和“闸”字头高程推定为古代塘河的危急水位和警戒水位。

其实使用不同石料基于节省费用考虑。下陡门闸基的石料取自杨府山,就近取材。但杨府山石质不坚,且无大料,故闸墩石料应来自大罗山一带。水闸主要用作挡潮的说法亦不可信,因“开平闸”铭朝向塘河一侧,明显系用于调节塘河水位;闸墩排列也向塘河一侧微微拱起,是为了抵御塘河泄洪时的冲击力而设计的。

“开”不是危急水位

“闸”不是警戒水位

危急水位、警戒水位说亦难自圆其说。水闸之启闭,关乎正常的农田灌溉及泄洪事宜,危急水位、警戒水位与“开平闸”铭毫无关联。民国《修正永嘉县闸坝堰洞管理规则》第六条详细规定了枯水、中水及洪水季节陡门启闭规则,其宗旨是使水位与水则相符。

水则又叫水尺,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北宋时江河湖泊已普遍设立水则。果真要在陡门上标出警戒与危急水位,也应标注“警”、“急”字样,标注“开平闸”易引起误解。其实,“平”字水则是古代东南沿海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管理法则,并非温州独有,含义明确,有着广泛共识。因“平”字头水位明显高过闸基,上述观点根本无法立足。

如何解释“平”字头明显高于现塘河正常水位这一现象呢?我认为,这在于古今塘河水位存在高差,原因是海平面的变化和沿海低位滩涂的不断开垦。中世纪形成了高海平面,学者满志敏认为最高海面比现代海面高1米左右,中世纪温暖期后的海平面下降开始于14世纪的初期。翻检地方史料,不难窥见两宋时期海平面上涨的蛛丝马迹。两宋尤其是南宋是我市塘河水利工程建设的高峰期,其规模和频率史上罕见。且屡次言及“海溢”、“潮溢”、浚河、筑堤、建陡之事,显示海平面处于上涨期。若进一步分析,似可把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前后作为海平面加速上涨期,而是年温州大海溢可视作极端表现。降及明代,海平面已趋下降,兴修水利多为保障复垦或新垦农田。

塘河水则主要适用于农田灌溉。随着海平面下降和泥沙淤积,海岸线后撤,沿海涂地不断得到开垦并纳入到塘河灌溉体系之中。原来主要适用南塘西部农田的水则如今要推广至近海低地,塘河正常水位自然会适度下调。

综上,十三世纪前后形成的高海平面引发塘河水位被动抬升,加上当时灌区主要在南塘西部,地势本就较高,从而使得塘河正常水位明显高于现代。下陡门水则反映的正是这一史实,即“平”字代表塘河的正常水位,“开”字代表水涨至此应开闸放水,“闸”字代表水位低于此,应合闸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