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特别推荐
汩汩清水润民心,我省扎实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
发布日期:2019-10-29 10:42 浏览次数: 来源:浙江日报 字号:[ ]

钱塘江、瓯江、椒江等八大水系交织成网,成就了钟灵毓秀的浙江气质,诗画浙江因水而别有灵气。

水系发达的另一面,是“有水但部分地区和群众难喝好水”的困境,特别是农村饮用水供给,始终是牵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民生命题。

一滴水里见民生。早在2003年,浙江便率先启动“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从根本上破解了2000多万农村居民“有水喝”问题。

然而,按照城乡同质标准,浙江仍有803万农村人口的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有待提高。“要在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解决好农村饮用水这一短板问题,要让老百姓喝上安全、质量有保障的水,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2018年,浙江再次拉升标杆,作出了新的庄严承诺。

拳拳为民心,行动见真章。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浙江省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0年,全省构建起以城市供水县域网为主、乡镇局域供水网为辅、单村水厂为补充的三级供水网,全面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县级统管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同质饮水。

从“有水喝”到“喝好水”,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机制,一场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全面打响。

建、管、治同步发力。在绿水青山之间,一座座现代化水厂(站)拔地而起,一条条新式管道突破了天然险峻,输水“大动脉”与“毛细血管”纵横交织,将汩汩清水送入千家万户;万千个农饮水工程逐渐告别了服务供水的单一功能,与美丽乡村相融相契,成为一道道点缀在乡野间的靓丽风景线;一系列因地制宜的长效统管实践,一个个富含创新精神的水价改革探索,书写着好水惠民生的时代新华章,使浙江农饮水工程成为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为民而建 尽显惠民本色

涓涓清水润民心。在农饮水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浙江水利人始终以满足当地民众生活及生产需要为出发点,适时调整建设方案和方式,最大限度释放农饮用水工程的惠民效应。

连日来,东阳市自来水二厂城市管网延伸工程正在加紧施工。该工程起点为巍山镇下王宅村,沿怀万线铺设,终点接入佐村镇上溪北村供水管网。

最大程度实施城市管网延伸,是让农村居民喝上好水的重要路径。然而对东阳而言,2年时间,要实现规模水厂人口覆盖率从80.7%提高到97.4%,并非易事。

会稽山、大盘山、仙霞岭延伸入境,形成三山夹两盆的地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特殊的地形地貌,导致东阳农饮水工程点多、面广,城市管网延伸实施难度大。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财政资金并不富足的东阳咬牙扛起了责任,采取对原有水厂扩建改建、供水管网能延则延等方式,最大化提高资源利用率,让更高标准的供水体系覆盖更多的农村人口。

“预计到明年底,通过新建水厂及管网延伸,我们原有单村供水工程将从382个减少到55个。”东阳市水务局副局长宗学文说,“到时将有更多农村百姓能够喝上和城里一样好的水。”

无论山村乡野,还是高山峻岭,农饮水水龙头接到哪里,水利人敢于担当、为民服务的足迹就走到哪里。

在宁波市海曙区24.14万农饮人口中,仍有15%主要分布在章水镇、龙观乡、鄞江镇等高山区村庄,还需建设86座村级水站。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现代运输装备难以送达。“机械设备不能用就靠肩挑背扛,人力不行就靠骡马驮运。”一匹骡子驮500多斤石材,一天往返跑近20趟,凭借原始的运输方式,海曙水利人将原材料、供水管道顺利送上了山,打通了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新时代乡村振兴,当产业兴旺成为当代乡村发展的首要诉求,当美丽乡村成为浙江农民的共同向往,水利人该承担怎样的新使命?水利工程如何发挥更大的民生价值?

位于安吉县铜山村的石坞岭农村供水站宛如一座美丽花园。围墙上绘制着精美的彩绘、水电站里绿草茵茵,清水池内鱼翔浅底,控制室的“出水PH仪”“进水浊度仪”“余氯仪”实时将数据传送至安吉水利局后台信息管理中心,经第三代净水设备净化后,日供水达800吨,实现城乡同质饮水,保障着附近4500名村民的高品质饮水。

国庆期间,铜山村游客爆满。这给水站管理员闻招庆带来了“麻烦”。“一批杭州的客人非要进水站拍摄婚纱照,考虑到安全问题,我拒绝了。”和闻招庆不同,距水站不远的“西米庄园”民宿主人钱卫平则一直打听着石坞岭水库什么时候完工,“因为农村供水站,村里的旅游一下子火了,吸引了不少游客。”

“新时期的农村供水站,应该和当地风景和人文融合起来,除了提供更高品质的饮水服务、智能化的日常管理外,也要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安吉县水利局副局长马炳华说。在完成全省农村饮用水达标任务的基础上,像这样等同于景点的“美丽水站”,安吉将在全县范围内新建改造16座。

尽管施工过程及工程呈现形式各有不同,为民惠民的初心却始终如一。据了解,今年以来,3063处农饮水工程开工建设,完工1776处,服务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人口429万人,已整体提前超额完成2019年省级目标任务。

专业统管 引领服务升级

三分建、七分管,对农饮水工程来说,行之有效的常态化管护尤为重要。

农饮水工程通常较为分散,不少处于偏远山区,建设年份参差不齐,给日常管理带来一定制约。为解决这一难题,促成“村建村管、镇建镇管”的旧管护方式向统一化、专业化方向有序过渡,我省明确要求各地大力延伸城市管网,构建城市供水县域网,乡镇管网“能并则并”“以大带小”。与此同时,要求各地足额落实年度管护经费,因地制宜采用水务公司直接管护或物业化管护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形成规模化局域网。

以此为导向,全省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统管创新格局。

千顷碧波之上,繁茂山林之间,分布着1053处大小不等的供水体,保障着37.64万淳安人的日常用水。为破解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难题,2018年,淳安县率先成立了县级统管机构——淳安县新农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下设23家乡镇农村饮用水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辖区内农村供水工程。

秋意浓郁,淳安已持续近40天无有效降雨了,富文饮用水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穿过弯曲狭窄的山路,对编号为“富067”的富文乡青田村葛岭供水站进行日常巡检,“现在用水紧张,落叶杂草也多,日常管理更是不容马虎。”工作人员说。在大墅饮用水管理有限公司,厚厚的几本“巡查记录簿”,记载着工作人员对下坑、老岭等村蓄水池的检查情况,过滤池、水质消毒、水质监测等信息一应俱全,这只是乡镇农村饮用水公司服务内容的一部分。

“农饮水110”为淳安群众广泛熟知,拨打热线电话(0571)64909110,便可咨询、求助、投诉农饮水相关问题,电话那头,全县176名技术人员随时待命。10月15日中午,安阳饮用水管理有限公司经理余文平接到农饮水110电话:山下村一处水管破裂!不到20分钟,他便和维修人员赶到了现场实施抢修。从统一运管到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淳安逐渐形成了成熟的农村饮用水县级统管体系。

常山县积极构建城乡同网为主、单村供水站为辅的“城乡+单村”供水格局,从“尽可能形成规模化局域网”出发,能联必联,新建“箬岭-白石”供水管线,促使2个城市水厂、4个乡镇水厂在白石实现“双龙合璧”,彻底解决了白石片区多年来的供水不足问题;苍南县秉承“以大带小、智慧管护”的思路,由水务集团委托供水站所在村负责,如发现设备运行问题及时通知统管单位,统管单位指派当地乡镇水厂负责维修。试点建设智慧管护系统,一旦出现问题,水务集团将第一时间指派当地水厂管理人员前往处理,形成“发现问题、实时预警、专业处置”的运管闭环衔接。

专业化、统一化管理已然是浙江农饮水工程的主流方向,因此生发的浙江经验正在不断丰富、沉淀。

水价破局 站位高谋长远

与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生活品质相比,农饮水工程在运行管理方面仍较为滞后,可持续运转的动能乏力,其问题的根源在于运行管理经费不足。

“只有花大力气抓住抓好水费这个农村饮水安全的‘牛鼻子’,才能使农村饮水工程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已成为水利系统的集体共识。

合理收费既能使农村饮水工程实现专人运管,同时也促使广大群众更好地树立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意识。2019年,《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全面建立水价政策制度”“以县为单元统一制定农村供水政府指导价”“在限定时间内,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收水费,用水户全面缴水费的目标。”

一些县区积极破局,先行先试,为浙江全域推动农饮水水费征收步入正轨提供了规范式参考,也为乡村振兴时代的基层治理创新贡献着水利力量。

只有用制度倒逼观念转型,才能确保水费收缴到位。安吉人深谙这个道理,也就更加积极地推进农村饮用水价格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安吉县农村饮用水价格管理指导意见》落地。

该《意见》规定,原则上单村(联村)供水站供水水价按最低不低于1元/吨,经营性用水水价不得低于1.5元/吨,最高不高于属地城镇供水水价。

同时明确,对五保、低保、低收入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实行限额内免收水费。以制度化的形式,让农村群众用“放心水”、交“明白费”。

最近几个月,衢州市衢江区周家乡板桥的供水站办公室成为炙手可热的村民“打卡地”,村民们时常集聚在这里用积分兑换水费。“真没想到会这么好,积分可以兑换水费,预缴水费还有返点。”现场村民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针对农村单村供水工程存在的水费收取难、使用率低以及因此带来的自来水在末梢管网留滞时间长、水质不佳等问题,衢江区水利局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的水费收缴方案,周家乡板桥供水站率先试点“先收后返”收缴制度,把村民用水、垃圾分类、美丽庭院等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工作纳入用水积分机制,1积分等同于1元人民币,积分不仅可用于兑换水费,还能在超市换取日常生活用品。与此同时,村民每缴纳100元水费返点5%,以鼓励村民使用自来水,提高自来水使用率。

绍兴市柯桥区每年从区级生态保护补偿基金中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以定额水费的形式给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作出贡献的南部山区群众每人每月3吨免费用水补贴。今年已累计向7.08万人发放“绿色”补贴186万元。并结合全区“五星达标,3A争创”美丽乡村建设,将水源地保护和自觉缴纳水费纳入村规民约,在乡村山野唱响纯朴的爱水、惜水之曲。

如今,浙江省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的目标正稳步实现。然而,作为一项宏大的民生项目,农饮水工程的建、管、治升级永远没有终点,一代代水利人秉持初心,接力奋进,不断传递出浓浓的民生善意,留在了百姓的幸福生活中,也写进了之江大地的绿水青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