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转载
【温州日报】用水习惯改变背后的故事
发布日期:2019-12-11 11:42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郭乐燕 字号:[ ]

“现在一打开水龙头,水又清又好,再也不用先放水缸沉淀泥水,费力还不放心喝。”说起身边这一看得见的变化,现年65岁的平阳县山门镇大屯村村民廖美凤热情地向记者述说,自家用水习惯的改变:

小时候,我们山里人家用水都是挑来的,是个体力活呢;

十来年前,盖新房用上了自来水,农村人喝水有先在水缸里“放一放”的习惯,基本两天要洗一次水缸,底下有泥垢呢;

一个月前,村里新的供水站通水了,水量大水质好,水缸都用不上了。

廖美凤一家用水习惯改变的背后,得益于她家后山上新投用的大屯村供水站。12月10日,我市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实地看”活动第三站来到平阳县,先后走访山门镇大屯村供水站、海西镇殿后山村供水站等农饮水工程,见证各地将主题教育贯彻到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中所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

海拔400多米的大屯村,抗战时期曾是闽浙边革命的中心和可靠的红色根据地,有“浙南烽火”之称。距离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旧址不远处,一座风格独特的大屯村供水站掩映在一片山林间,成为红军古道上的一个靓丽节点。

“这里显示今天原水浊度是5.8,下雨天的黄泥水则高达300左右,经过设备处理后平均能达到0.5,远低于饮用水国家标准。”该供水站村级管理员吴云龙告诉记者,原先,村民日常用水,主要依靠半山腰上简陋的水源点,由于缺少净水消毒设备,村民用水直接从水源经过蓄水池供应入户,不仅饮水安全不能保障,且渗漏十分严重。新建的供水站通水后,操作规范,且从设备可以直接查看水质,村民终于喝上了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了。

这座红色主题的供水站,供的不仅仅是这个革命老区村200多人的日常用水,还是当地乡村振兴的基础所在。据介绍,大屯村供水站不仅是“饮水思源”的生动见证,还将打造成为平阳县域农村饮用水后续管理的学习实践基地。“现在日供水140吨,比原先翻了三倍多,可以满足上千人的日用水。村里已经有十几户村民正在申办开民宿。”吴云龙说,从用水的发展,也反映出村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在供水站建成前,这是不敢想的。

据悉,围绕“工程越早建成、百姓越早受益”这一初心使命,去年以来,平阳县将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及达标提标行动,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加速推进,已完成149个农村饮水达标提标工程,解决16.25万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同步落实县级统管、智慧管护,明确专岗专人做好农村饮用水工程的日常维修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