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转载
【浙江新闻客户端】乐清水利:两手发力 步步深化
发布日期:2020-10-15 10:47 浏览次数: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施牧孜 字号:[ ]

节水宣传进校园。黄良萍 摄

“一周无水,则人虚;一年无水,则国损;百年无水,将如何?”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因而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进一步深化了水利工作内涵、指明了水利发展方向。近年来,乐清节水工作亦紧扣这16字方针,两手发力,稳扎稳打,步步深化。

多措并举 统筹节水

近几年来,乐清市高度重视节水工作。为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调动用水单位节约用水的积极性,推动节水型城市持续纵深推进,乐清市水利局联合财政局以及社会企业、学校等多部门单位,出台推行了“以奖代补”“合同节水”、海水淡化、宣传教育等多项举措。

自2015年起,乐清市积极加大财政投入,每年投入巨资用于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加大对节水载体建设和节水技术推广的奖励和补助,加快推广一些比较成熟的工程和设施的节水技术,增强大众的节水意识,来实现节水增效,促进可持续发展。

据悉,2017年以来,为调动用水单位节约用水的积极性,乐清市推出了“以奖代补”的措施,平均每年投入奖励金额200多万元。今年也对20家获得省级节水型企业称号的企业予以每家6万元的奖励等,同时相关学校、小区等给予奖励和补助。

多年来,乐清市始终坚持两手发力,积极构建多渠道、多元化的节水建设体制机制,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兴办水利。2019年,乐清市率先在乐清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合同节水”这一创新型节水管理模式,该举措为温州市首例,成为温州市合同节水工作的领头羊。项目对医院生活用水、消防管网进行全面检漏维修,在各用水楼宇加装远传水表和压力传感仪表,建立医院供用水智能远传监管平台,对三大块绿地加装自动喷灌系统,对所有用水洁具终端进行针对性的全面节水改造,总计改造设施逾2200套。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大大降低了用水户的节水改造风险,提高了节水积极性,并且有利于减轻政府负担,有效发挥社会资金参与运作。此外,我市还引进了浙江浙能乐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海水淡化,通过海水淡化,有效节约和增加淡水资源,充分弥补跨流域调水、开采地下水等传统手段的不足,统筹推进可持续发展。

全面深化 成效显著

近些年来,乐清市持之以恒贯彻“节水优先”,推进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大力创建节水型灌区、节水型高校、节水型企业等等,加强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节水型公共机构建设,开展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等举措。截至目前,乐清市共创省级节水企业50个、省级节水型灌区5个、节水型居民小区9个、节水型学校8个、节水教育基地1所以及节水型公共机构103个。此外,市里还相继完成了62个企业的水平衡测试和85个清洁生产审核,并于2019年上榜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成为温州唯一一个上榜县(市、区)。

“节水优先”不是简单地减少用水,而是要建立科学的节水标准、定额指标体系和完备的节水评价制度,使节水真正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条件。乐清市万乐水果专业合作社是我市5个省级节水型灌区之一。2013年起,万乐果园造价60多万元搭建了系统的节水灌溉装置和管网。330亩实灌面积均采用地面灌溉的方式,使果树根系活动层湿润均匀,减少土面蒸发损失以及灌溉水深层渗漏。万乐果园的负责人王同宙表示,我们采用地灌之后,比之前浇灌喷灌的方式差不多能节约30倍水。

而就合同节水来说,乐清市人民医院原来年用水量约33.346万吨,经过全面节水改造后,预计综合节水率可达30%,在该节水率下,每年可节省用水10万立方,节省水费开支约70万元。同时,医院方不用出资就可享受节水效益分成,还可简化节水管理、降低涉水成本,每年预计可节省费用38万元,有效减少了生产生活用水,并降低了生产生活成本,实现了水与成本的双重节约。

变废为宝 各方联动

“变废为宝”也是节约行动中一条重要的途径。乐清市长期开展海水淡化,通过浙江浙能乐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每天淡化海水大约一万吨,每年淡化大约330万吨,从而缓解日益紧缺的淡水资源。

为深入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城市节水宣传周等活动期间,乐清市还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出租车广告等媒介进行多渠道宣传,并推行节水宣传进社区、进校园,悬挂节水横幅、设置节水咨询台、发放节水宣传手册、播放节水宣传片、举办节水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和创建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加强全社会节水知识和意识的普及教育,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各方配合、齐抓共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节水环境。同时,乐清市节水实践教育基地2019年12月20日开馆,面向大众全年全天候免费开放。场馆与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群体性活动紧密结合,为广大市民及中小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特色鲜明、功能多样的水利教育,不断增强群众的节水意识和节水技能,进一步营造和提升全社会惜水、节水、护水、爱水的浓厚氛围。据悉,全市节水教育每年受众面达5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