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转载
【温州都市报】“硬核”推进瓯江引水工程,高质量构建多水源供水格局
擘画“重要窗口”温州水利新坐标
发布日期:2020-09-14 09:46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都市报(2020年9月14日第4版) 作者:李伟康 赵子山 字号:[ ]

“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北宋官员杨蟠的《咏永嘉》,勾勒出了温州水城引人入胜的轮廓。自古以来,温州依水而居,既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又能利用水运发展商业,促进城市发展繁荣。

可谁曾想到,如今的温州亦有“愁水”。根据《瓯江流域综合规划》测算,随着城市东部新区快速崛起,到2030年温州市区供水人口将达到420万人,原水量缺口达1.8亿立方米/年,现有供水量将无法满足发展需求。

作为事关温州城市供水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民生大工程,瓯江引水工程应运而生。9月8日,瓯江引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获得浙江省发改委批复同意,标志着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提前谋划 科学论证 决定采用双取口方案

2012年《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根据要求,城市供水应当建设两个以上相对独立控制取水的饮用水水源地。

“目前,温州市区供水总量80%来源于珊溪水库赵山渡枢纽工程,20%来源于泽雅水库。水源供给单一问题突出,赵山渡渠系维修时,市区将面临缺水的情况。”温州市水利局负责人介绍,温州市是浙江省内少数几个未达到备用水源要求的城市之一,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较低。

据了解,1971年6月24日至9月17日,大旱86天,居民饮用水困难,温州市区300多个工厂停工停产,损失工业产值1亿元以上。当时,水利部门就提出了引瓯江水至市区的调水方案,并于1984年建成了瓯江翻水站及渠道工程,投入使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温瑞平原缺水的问题愈发突出。2013年,市水利局提出扩大瓯江引水规模的三个方案,分别是鹿城区西洲岛建设闸坝引水方案、青田水利枢纽坝上引水方案、渡船头泵站提水方案,并多次组织多部门多层次的联合调查研究,精心分析论证,最终确定采取渡船头泵站提水方案。

2017年,温州市政府决定正式启动瓯江引水工程建设,并成立了瓯江引水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牵头开展前期工作。2018年,温州市公用集团下属单位温州市瓯江引水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作为项目建设业主。公用集团负责人说:“工作之初考察吸取千岛湖引水工程等省内外大量引水工程的经验教训,避开制约性因素,如避让永久性基本农田、避让生态红线。通过深入研究比选,基于生态保护和供水需求双重目标,决定采用双取水口方案,将瓯江翻水站改造提升后作为备用水源取水口,承担城市应急备用供水功能;在鹿城区山福镇渡船头村新建生态调水取水口,承担灌溉和生态补水功能。”

根据监测数据,渡船头村、瓯江翻水站附近的水质常年稳定在Ⅰ类和Ⅲ类之间,均符合饮用水标准。此外瓯江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到200亿立方米,水量充沛,这也是水利专家最终决定采用双取口方案的重要依据。

2019年9月,项目建议书获省发改委批复,可研报告通过省水利厅的技术审核。

2020年6月16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省发改委批复同意,之后经省市有关单位多方努力,技术人员冒着酷暑勘察现场,加班加点不断优化方案,9月8日初步设计报告获得批复,标志着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硬核推动 科技创新 创下温州水利多项“之最”

推进应急段隧洞485米;可行性研究报告获省发改委批复同意;项目列入省重点;初步设计报告获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严抓不懈的同时,稳评、环评、配水方案等专题同步进行通过审查,温州市瓯江引水发展有限公司正“硬核”推进瓯江引水工程。

在项目建设业主单位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正接入2019年6月开工建设的应急段相关工作面、作业区监控视频,实时监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落实情况。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实现建设工程监管模式创新,加强建筑工地的治安管理。

“瓯江引水工程是温州史上投资额最大的单项引水工程,工程建设要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公用集团负责人介绍,工程加强了安全生产投入,健全五张责任清单,逐步推进可视化安全管理。“应急段工程是个'练兵场',为整个工程在安全生产、技术应用、政策落实、部门联动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实现建设工程监管模式创新,只是引水工程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根据省发改委批复同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引水工程将创下多个“之最”。“该工程为2020年新增省重点建设项目,是温州迄今引水流量最大,输水隧洞最长,单体投资最大,同期施工作业面最多,且地质条件作业复杂的引水工程。”公用集团负责人说,“面对复杂的工程,将采用隧道TBM硬岩掘进技术、超长输水隧洞光纤传感器通讯方式,这些在温州水利工程上都是首次使用。工程建成后,要将采用5G技术以及BIM+GIS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实时监控,监测分析水资源的各类数据,实现智能化配水。”

公用集团负责人介绍,相较传统的水利工程,瓯江引水工程将实现山洞水库调蓄。“将水资源存在打好的山洞里,采用无压调蓄的技术,进行水资源调度。这个技术在省内是首创。”

互为辅助 润泽瓯越 引清澈瓯江水至市区

“以‘水’为画笔,绘就温州水乡的美丽蓝图,润泽城市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这是瓯江引水工程的初心。”公用集团负责人介绍,瓯江引水工程计划9月底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55亿元,工程总工期60个月,设计年引水量7.43亿立方米,输水主干线61公里(隧洞段长59.7公里,管道长1.3公里);以渡船头取水枢纽为起点,经瓯江翻水站后绕泽雅、潘桥、茶山,终于龙湾区丰台出口。工程直接或通过泵站连通石鼓山水厂、西向水厂、西山水厂、浦东水厂、东向水厂、状元水厂及规划滨海水厂,受惠面涉及鹿城、瓯海、龙湾、生态园、经开区。

这意味着,温州市民未来将拥有一个备用“大水缸”。瓯江引水工程建成后,将为我市带来四大利好:

一是解决市区水源供给单一问题。瓯江引水工程建成后,将与珊溪水库、泽雅水库互为“辅助”,形成市区多水源供水格局,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二是改善城市水体环境质量。“恢复水清岸绿的江南水乡风貌,是广大温州市民的共同愿望和殷切期盼,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大举措。”市水利局负责人介绍,除了形成市区多水源供水格局,还借鉴了杭州、宁波等地生态调水改善水体环境的经验,通过实施生态调水,增加平原河网生态水量补给,增强河水流动性,提升平原河网自净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加快改善平原河网水质。

三是能满足温州发展中长期用水需求。温瑞平原作为温州的主产粮区,灌区总面积52.67万亩,农业灌溉需水量为2亿立方米。引瓯江之水灌溉温瑞平原农田,形成完善的灌溉体系,对保障我市农业生产安全意义重大。此外,引瓯江之水至龙湾区、浙南产业集聚区,对保障市区工业发展也具有中长期意义。

四是提升城市防汛排涝能力。“我市台风多发,遇到台风时,市区的河网往往要预泄水量,腾出防洪库容。遇到台风过后,市区就要面临旱灾的风险,这样的情况历史上也发生多次。”市水利局负责人说,“工程建成后,可增防洪库容以及河网的预泄水量,台风过后,工程又可以引瓯江之水充实市区水资源。”

筑牢更高水平的水安全屏障。展眺未来,温州将继续认真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建成布局合理、保障可靠的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和制度完备、管控有序、智能高效的现代水治理体系。

新闻+

工程进展

1.2017年12月,市政府成立瓯江引水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

2.2018年2月,委托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瓯江引水工程项目建议书。

3.2018年5月,温州市公用集团下属单位温州市瓯江引水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作为项目建设业主。

4.2018年11月,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方案并专题征求市人大、政协意见后,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

5.2018年12月,省发改委和省水利厅相继审查通过项目建议书。

6.2019年6月27日,市瓯江引水工程应急段在鹿城区山福镇山根村开工。

7.2019年9月6日,省发改委项建批复。

8.2019年9月30日,省水利厅完成可研技术审核。

9.2020年3月9日,瓯江引水工程应急段复工。

10.2020年6月16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省发改委批复同意

11.2020年8月25日,省水利厅出具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审查意见

12.2020年9月6日,列入2020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增补名单

13.2020年9月8日,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获得省发改委批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