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石混凝土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式,已在山西恒山水库除险加固、西藏藏木水电站等众多水库大坝、防洪堤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为深入了解和掌握堆石混凝土筑坝(堤)技术,研究该新技术在我市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价值,5月30日~6月3日,市水利学会王林素理事长率相关专业委员会(专业组)负责人赴山西省现场考察晋中市昔阳县松溪引水工程、大同市浑源县恒山水库工程,并与“清华—华实堆石混凝土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的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
王林素理事长一行先实地考察了晋中市昔阳县松溪引水工程施工现场,与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堆石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流程以及工程施工后的质量和耐用性问题。松溪供水工程为在建工程,包括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两部分,水源工程口上水库位于昔阳县东冶头镇口上村附近松溪河下游河道上,坝址距昔阳县城35公里,口上水库拦河大坝采用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58.4米,总库容495万方;输水工程线路总长29.8米,设计引水流量0.57立方米/秒,年供水840万立方米,沿线两座泵站,每座泵站装机1600千瓦,总扬程361米。
王林素理事长一行随后考察了大同市浑源县恒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恒山水库坐落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桑干河上游浑河支流唐峪河上,总库容1158万方,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泄洪隧洞、溢洪道等组成,大坝为混凝土双曲薄拱坝,是我国第一座实验性拱坝,最大坝高69米,坝顶宽度2米,坝底宽度15米,坝顶长146.2米。由于水库建成后经过40多年的运行,坝体应力已不能满足现行的规范要求。由于恒山水库地处高寒地带,面临温控复杂,极端温差易造成新老坝体张开,施工场地狭小等问题,经对比研究和仿真分析,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采用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在大坝背水坡进行加固处理方案,最大加固高度69米,最大加固厚度为11.4米,最小加固厚度为2米,加固后坝底最大宽为25米,坝顶宽度为4米,工程已于2010年底竣工。
堆石混凝土利用自密实混凝土的高流动、抗分离性能好以及自流动的特点,在粒径较大的块石内随机充填自密实混凝土而形成,具有水泥用量少、水化温升小、综合成本低、施工速度快、良好的体积稳定性、层间抗剪能力强等优点,在温州市水利工程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通过此次考察,增进了我市水利科技工作者对于堆石混凝土筑坝、筑堤新技术的了解,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水利新技术应用水平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