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民生为先,基建先行。12月15日,“小康中国·温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民生部门专场举行,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统计局、温州电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温州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关情况。
数据看变化,
温州基建迎来新发展
当天的会议上市统计局局长瞿自杰发布了全市固定资产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完成情况。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年均增长9.6%左右;新开工在建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1564个,五年累计完成投资3782.6亿元。
针对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围绕“四个聚焦”精准发力,今年1-11月,我市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26.3%,较2015年的24.7%提高1.6个百分点。
大交通格局逐步形成,
农村公路带动沿线经济
据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项伟胜介绍,近年来,我市提速推进高铁、高速、海港、空港和轨道交通建设,逐步形成大交通格局。据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项伟胜介绍,“十三五”全市综合交通投资超2000亿元,一批具有引领性的、标志性的重大交通项目建成投用。
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杭温高铁加快建设,建成后温州将全面融入全省1小时交通圈;溧宁高速文泰段计划下周通车,泰顺37万山区百姓将圆梦高速;T2航站楼、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地下部分建成投用,开启了双航站楼及“空铁轨”联运模式;乐清湾港区获批开放,乐清湾铁路建成通车,开启了海铁联运新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温州农村公路建设近年来也成效颇丰。“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175亿元,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9200多公里,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县4个、示范乡镇40个。三年来新建通乡、通景、通自然村公路1500多公里,实现乡镇和3A级景区以上三级公路通达率达91%,自然村等级公路通达率90%,具备条件的200人以上自然村均通等级公路。此外,全市城乡农村客运车辆实施公交化改造,基本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打通了农村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也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
水环境提升带动城市蝶变,
美丽河湖创建将普及15分钟亲水圈
“十三五”以来,我市,建成了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和民生实事项目,有力地推进了温州水利事业快速发展。市水利局局长狄鸿鹄介绍了防洪排涝、海塘安澜、农饮水达标提标、美丽河湖建设等相关情况。
美丽河湖建设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温州高标准建成59条市级美丽河湖,总长度370公里,其中创成26条省级美丽河湖。这些美丽河湖不仅改善了城市面貌,也成为了群众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下一步温州美丽河湖创建工作有何打算?
狄鸿鹄表示,将继续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在推进美丽河湖建设中,将整体谋划,把地域元素、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与河湖治理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一城一江一风光、一镇一河一风情、一村一溪一风景”的温州特色美丽河湖体系。根据温州山水城市、滨海城市的地形地貌特点,因地制宜打造城镇型、山区型、滨海型美丽河湖。
此外,狄鸿鹄认为,还要构筑温州幸福河网。以瓯江、飞云江、鳌江和楠溪江、平原主塘河等主干水系为主轴,加快构建多层级、全覆盖的河湖畅通网络,实现慢行系统、绿道系统全程通达,城乡普及15分钟亲水圈,建设防洪安全、生态优良、景观靓丽、传承文化的美丽河湖,促进河湖功能多元发展,充分发挥河湖综合效益,努力实现美丽河湖迭代升级,全面构筑起温州幸福河网。
13级及以下台风电网不全停
2025年基本实现“不怕台风的电网”
电力和生活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电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成了从柴油电到绿色电,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在电网的未来发展形式上,温州电力局副局长王谊表示,将建设温州特色的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以“不怕台风的电网”为核心开展“十四五”电网建设。
王谊进一步对“不怕台风的电网”进行介绍。他表示,“不怕台风的电网”建设目标是:13级及以下台风,电网不发生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全停,不发生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倒塔,用户24小时恢复供电;14级至15级强台风,用户48小时恢复供电;16级及以上超强台风,力争72小时恢复用户供电。建成后,遇到台风,电网的核心部分一定要“屹立不倒”,恢复供电的时间一定要大大缩短。根据这一目标,预计到2023年,初步实现“不怕台风的电网”建设目标;2025年,基本实现“不怕台风的电网”建设目标。
信息网络建设成果喜人
5G用户数量突破138万户
市经信局副局长许道火在会上分享了我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喜人变化:信业务保持较快发展、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网络提速降费增强百姓获得感。
现阶段各地都在抓紧布局5G网络,目前温州在5G发展上都有哪些具体工作,进展如何?面对市民关心的话题,许道火进一步对我市5G发展情况做了说明。他表示,温州在2019年6月就列入全国首批40个5G试点城市。全市各地也都积极抓住首批试点的机遇,加快5G网络的布局规划和建设。一年多来,通过深入实施5G“百千万”行动计划,推进百项场景应用、千亿产业培育、万个基站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5G用户数量突破138万户,居全省第二;建成5G基站7551个,居全省第三,龙港市成为全省首批实现5G信号全覆盖的县域城市。
在推进5G发展过程中,我市积极探索5G在智能制造、农业、医疗、教育、警务、娱乐、旅游等领域的场景应用,谋划120项应用场景,现已推进40项场景打造。如5G+智能制造方面,正泰集团、鼎业机械等打造5G+工业互联网应用项目;5G+医疗方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建成了全国首家5G远程眼科门诊;5G+数字娱教方面,温州移动助力广电集团,建成了5G未来城全景温州数字孪生城市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