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0世界水日  ->  媒体关注
【温州商报】我市去年用了165个西湖的水量 今年将争创22条“美丽河湖”
发布日期:2020-03-23 16:50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商报 作者:董吉妮 字号:[ ]

3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水日”。3月20日下午,我市召开纪念世界水日新闻发布会,公布2019年我市水资源公报主要数据和今年温州水利重点工作。

我市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总体上雨量较为充沛,降水主要集中在梅汛期和台汛期。据统计,我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46.9毫米,折合水量217.64亿立方米。2019年,我市平均降水量1923.5毫米,折合水量226.66亿立方米,相当于2200个西湖(西湖蓄水量约1030万立方米)的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多4.15%,比上年增加0.6%,属平水年。2019 年降雨量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泰顺县(2111.1毫米)、乐清市(2091.5毫米)、永嘉县(2083.4毫米),后三名为瑞安市(1722.8毫米)、龙湾区(1528.0毫米)、洞头区(1510.4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4-8月份,10月份起降雨偏少,局部地区出现了干旱情况。

下了这么多的雨,水都用到哪里了呢?记者了解到,2019年全市总用水量17.03亿立方米,将近165个西湖的水量,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5.31亿立方米,林牧渔畜用水量0.1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3.85亿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量2.39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量4.19亿立方米,生态与环境用水量1.16亿立方米。

另外,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美丽河湖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市级美丽河湖37条,其中创成省级精品美丽河湖14条,全市水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的提升和改善。2020年,我市将把“幸福河”作为今后河道治理和美丽河湖创建的目标,按照更高的标准和质量,计划争创市级美丽河湖20条,省级美丽河湖12条,持续深化美丽河湖创建工作,力争实现“美丽河”向“幸福河”升级迭代。

今年还是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项目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自2018年我市开展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作以来,全市共新增农村饮水受益人口111万人,完成三年任务的78.5%。2019年,全市新增农村饮用水达标受益人口88.5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40%;“美丽水厂+智慧监管”模式全市推广,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批示肯定。

2020年是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项目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我市计划新增农村饮用水达标受益人口51.8万人,争取圆满完成三年行动计划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