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0世界水日  ->  新闻发布会
纪念3.22“世界水日”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图)
发布日期:2020-03-23 09:24 浏览次数: 来源:市水利局 字号:[ ]

记者:狄局长您好!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把“坚持节水优先”放在第一位。请问,近年来,我市在节水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年将通过哪些措施推进节水工作?

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狄鸿鹄: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水资源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加强节约用水是保障供水安全、保护水生态、改善水环境的治本之策,是实现治水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之举。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节约用水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乐清、洞头相继通过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验收,瑞安、永嘉、平阳顺利通过省级达标建设验收,其余6个县(区)通过省级中期评估。主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不断健全节水制度体系。建立政府主导、政策引领、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构建节水管理制度体系,使机制更加健全,职责更加明确,保障更加有力。二是加快创建节水载体。创成节水型企业332家(其中省级190家),省级节水型灌区23个,节水型单位1113家,提高节水载体覆盖度,增强节水示范引领。三是持续加强节水宣传。开展多渠道、多形式节水宣传,建成节水宣传教育基地7个,不断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节水工作仍存在制度落实不够有力、社会参与度不高、节水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节水任务依然繁重。今年我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节水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根据即将发布的《浙江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尽快制定我市节水行动工作方案,实施总量控制,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城镇节水和非常规水利用, 进一步提升我市用水效率和节水水平。

二是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2020年,全力完成剩余6个县(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工作并通过省级验收,力争瑞安、永嘉、平阳通过国家级验收,实现节水型社会创建全覆盖。

三是着力强化节水制度落实。严格落实节水评价、节水“三同时”、分类水价和超计划累进加价等制度,加强区域水资源论证,强化用水定额控制,规范计划用水管理,探索合同节水、节水奖励等措施。

四是切实加强节水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节水优先的先进理念、激励政策,宣传节水成效突出的好经验、好做法,认真抓好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节水行动中来,努力营造全民节水的良好氛围。

节约用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此,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广大市民积极响应国家节水号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参与到温州的节水工作中来,为温州高水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这个问题,我们想问下陈木永总工程师,陈总工程师您好!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黄河流域治理时,提出了“幸福河”的理念,将美丽河湖建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请问,目前我市美丽河湖建设情况如何?今年又将采取哪些措施使更多的河流成为“幸福河”?

市水利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陈木永: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2018年以来,温州市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相关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美丽河湖创建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已建成市级美丽河湖37条,其中创成省级精品美丽河湖14条,全市水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的提升和改善。2020年,我们要再接再厉,铆足干劲乘势而上,把“幸福河”作为今后河道治理和美丽河湖创建的目标,按照更高的标准和质量,计划争创市级美丽河湖20条,省级美丽河湖12条,持续深化美丽河湖创建工作,力争实现“美丽河”向“幸福河”升级迭代。

为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推进,2020年将突出以下重点:

(一)多元结合,充分彰显人文特色。我市将继续深入研究每一条河湖的人文特色、文化历史,努力将温瑞塘河文化、海洋渔耕文化、廊桥文化、楠溪耕读文化等人文元素融入美丽河湖建设,让每一条河湖都成为当地独特、靓丽的风景。如今年计划实施的泰顺县南浦溪美丽河湖项目将河湖建设与廊桥文化、唐宋古村落相结合,映射出当地深厚的山水风情和民俗特色。

(二)多方联动,共同打造幸福河湖。一方面,始终坚持“水利为民”理念,充分考虑当地百姓对高品质生活的环境需求,努力将美丽河湖打造成休闲娱乐、月光漫游、旅游观光的好去处,给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将美丽河湖建设同各地乡村振兴示范带、“五美”温州建设等有机结合,充分借助部门优势,有效整合沿河漫步道、人文广场、河滨公园、灯光亮化等项目资源,实现互建互补、互融互通的多方联动新格局。

(三)多措并举,全力助推创建工作。一是结合“三服务”活动,由局领导带队挂钩联系各地,为各地在布局谋划、要素融合、工程质量等方面提供“代办员”式服务。二是组织开展“互看互学互比”活动,充分发挥精品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各地创建活力,形成浓厚的竞比氛围。三是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加强河湖常态监管,重点整治非法侵占水域、非法采砂、涉河违建等问题,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进一步巩固美丽河湖创建成果。

记者:郑调研员您好!今年作为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项目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我们想了解下,市水利局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这项民生实事项目的完美收官。

市水利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 郑祥孩:首先感谢媒体朋友们对农饮水工作的关注。自2018年我市开展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作以来,全市共新增饮水受益人口111万人,完成三年任务的78.5%。2019年,全市新增农村饮用水达标受益人口88.5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40%;“美丽水厂+智慧监管”模式全市推广,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批示肯定。

2020年是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项目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我市计划新增农村饮用水达标受益人口51.8万人,争取圆满完成三年行动计划任务。为保障农饮水达标提标工作顺利完成,我们主要采取五方面措施:一是挂图作战推进。咬定时间节点、任务目标不动摇、不延误,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县,分解到乡全力推进,争取10月底前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二是加强质量把关。按照城乡同质饮水的目标,实行农村饮用水工程统建统管,提升实施主体层次,重点加强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管道铺设等主要环节质量管控,全面提高净水、制水工艺。三是全程跟踪督查。持续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运用“三色预警”“三张清单”、电话回访等建设监督工作机制,对发现问题每月通报、限期整改。四是管护同步跟进。加强县级统管力度,督促各地组建专管队伍,落实运管责任人,分组分片开展农村饮用水工程巡查、运行、维养、收费以及水质监测等网格化管理,确保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五是进一步查漏补缺。农村饮用水工程点多、量大、面广,为了更好地倾听群众意见,我们专门推出了“温州市农饮水互联网+监督平台”,也请媒体朋友帮忙推广监督平台。欢迎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如果发现问题请立即反馈,我们将督促当地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