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态园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美丽河湖创建五年计划,通过强化“生态修复、智慧管控、文化融合、景观营建、水利工程”等五个抓手,全面建设生态健康、管护高效、人文彰显、人水和谐、安全流畅的美丽河湖,助力推进全省“大花园”建设。目前,生态园已创建“美丽河湖”5.24公里,其中三垟湿地轮船河被评为2020年省级“美丽河湖”。
一是“全域整治”增本底。着重源头治理,着力实施旧村整体搬迁、工业企业治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做好治水“减法”文章,全面减少生活生产污水废水排放。同时,通过开展水体生态修复、林相改造等工程,构建平衡、稳定的水生态环境和适宜三垟湿地生长的动植物生态系统。目前,轮船河水质近6个月连续稳定在III类水,动植物生态系统越来越完善,生态功能日益凸显,据不完全统计,较2003年相比,湿地维管束植物增加400余种,鸟类增加60多种,鱼类翻了两番,浮游生物翻了三番,还出现黑水鸡等“三有”保护动物。
二是“智慧管护”提质效。建立河长制度,制定“一河一策”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从严从紧抓落实。强化河道常态化保洁,自2014年起,每年投资约310万元,采用市场化招标形式引进专业保洁团队,将沿岸2米纳入河道保洁范围,有效解决传统河道保洁与道路保洁职责不清的问题;并辅以GPS定位平台、微信群、无人机等手段,采用日常监管和定期联合大检查的模式加强监管,保洁成效逐步提升。
三是“文化赋能”丰内涵。一方面,保护、修复、改建轮船河沿线古迹,保留乡土文化建筑,并盘点梳理历史人物、古树名木、诗文传说、庙宇祠堂等本土文化,深入挖掘保护湿地乡土文化。另一方面,建设榕源、南怀瑾书院、五福源公园等项目,赋予榕文化、国学文化、五福源文化等新内涵。同时,在轮船河南部创建温州三垟湿地研学基地,融合劳动教育,开发“稻香三垟”农耕系列课程、“生态三垟”四时导赏自然教育系列课程。该研学基地被列入 2020 年温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四是“景观优化”惠民生。深化亲水便民旅游设施建设,建设游步道、亲水栈道、亲水平台、观景亭廊等旅游配套设施,点缀游赏小品,打造点线面结合的亲水游步环境。同时,增加画舫船、手划船等旅游设备,全力创建“幸福”河,使轮船河沿线成为三垟湿地休闲游玩的重要地之一,提升群众获得感。
五是“水利疏浚”保安全。以20年一遇为标准,加强河流堤岸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堤岸安全。同时,转变水利防汛思路,着力加强全域内河疏浚,先后投入5490.5万元资金,先后实施三垟湿地外来污染源生态拦污工程、老殿后河河道疏浚工程、三垟湿地河道生态清淤工程等水利项目,增强轮船河流域行洪蓄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