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浙南沿海东瓯旧地,有1700多年的置县历史,南雁荡山脉和鳌江水系贯穿全境。平阳因鳌江而肇始,因治理鳌江而发展,1000多年的地域发展史也是一部人水互动的治水史,书写着平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从名留史册的历史人物到民间民俗信仰,从平原地区古镇水系到高山地区用水体系,无不诉说和展示着这一地区先民们治水、用水的智慧。平阳由宋代以来的“两浙咽喉,八闽唇齿”之地,发展到明清时期的“大洋之门户”,成为浙江对外贸易的主要窗口;县域范围日益扩大,逐步分离发展成为平阳、苍南、龙港两县一市(县级市)。
作为中国三大感潮河口之一,浙江最南端独流入海的最小水系,鳌江贯穿平阳全境。平阳既依赖着这条母亲河兴盛发展,也因这条河流而多灾多难。历史上,平阳水患频发,“郭外儿寻母,江濒妇哭夫”的惨状常见。为使百姓安居乐业,历代均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治理。
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始建始阳县,江名为始阳江。随着县名的变更,相继改名为横阳江,又称钱苍江。其中,新渡以下河段称为鳌江,民国后成为流域全称。鳌江分南北两支,北支为干流,经平阳县顺溪、山门至水头感潮区,然后经麻步、萧江、钱仓、鳌江镇;南支为支流,横阳支江为最长,其经苍南县莒溪、桥墩、灵溪,然后分别从沪山内河至夏桥水闸、萧江塘河至萧江水闸、横阳支江至龙港朱家站水闸三处流入鳌江。干流流域称北港,横阳支江流域称南港,南北港在凤江汇合后,注入东海。按照平阳旧的地理分布,人们习惯将麻步以上的鳌江干流流域统称为北港地区。
鳌江流域的治理开发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晋时期,平阳就流传着周凯治水,引三江之水入海,使斥卤之地变成沃土,三江之民受其利。南宋时期,鳌江中下游和部分支流上,已经有了江堤、海塘、陡门、水闸、堰埭等防洪、御潮、排涝、蓄淡和引水灌溉的水利设施。历史上,北港平原治理中最值得被记住的要数“朱官堰”的建设者,乡人武举进士朱元升。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朱元升于凤卧溪的下游筑堰坝,将溪水拦向东流,水流经林坑、苦竹头等地后注入干流,沿途灌溉干流以北农田;又于南桥下筑分水坪,外横石楗,上跨短堤界水,以三分南流为当地居民食用,以七分东流灌溉农田。自此,鳌江干流以北平原无水旱之患,“朱官堰”也因此得名,以纪念朱元升作出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鳌江流域得到系统的治理、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南港和江南平原一带,成为流域治理的重点。21世纪以来,平阳水头水患治理成为治水工程的重中之重。由此,水利部门确定了鳌江流域治理(水头水患治理)的原则为“上蓄、中疏、下排”。其中,上蓄即建设顺溪水库、岳溪水库,中疏即重点实施鳌江干流治理麻萧段、鳌江标准堤(钱仓、东江段)加固工程、鳌江标准堤萧江段加固工程、水头防洪工程等,下排即建设江西垟平原排涝工程、水头平原排涝工程。在漫长的治水过程中,水利人利用现代技术,因地制宜分阶段实施治理工程,逐步解决平阳水患危害,保两岸安澜、护经济社会发展。
2017年,平阳县把鳌江流域治理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能快则快,能赶则赶”的要求,启动实施了11个项目、总投资60亿元的鳌江流域治理项目。工程建设以“除水患,保民生”为目的,采取“上蓄、中疏、下排”的治理方略。
上蓄,即在上游河道采取蓄滞洪水、修建水库、开发水能等治理措施。鳌江上游自河源桂库至顺溪,全长19.1公里,河流两岸受多高山峡谷,山高水急,属于山溪性河流。1949年以来,作为配套工程,鳌江上游相继修建了石门水库、南漈水库、顺溪水库及四路大垟电站、石柱电站、福溪电站、中山电站等水利工程设施。未来将实施顺溪水利枢纽工程和岳溪水库等综合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中疏,即在中游采取加固堤防,引水灌溉、河道拓宽疏浚等工程措施。鳌江中游自顺溪至詹家埠,全长24.7公里,河流两岸仍多高山,水流湍急,沿途有浅滩,不利于航运。水利部门通过修建苍南水库、黄坑水库、内塘水库、南雁水库以实现拦洪蓄水目的;同时,修建引水工程,实现灌区建设,主要包括山门引水工程、水头引水工程;加强河道疏浚的同时加固中游堤防建设。
下排(泄),即解决鳌江下游特别是水头地区的涝水排出问题。下游自詹家埠至狮子口(新美洲),全长38.67公里,为感潮河段;自狮子口以下为河口段,江水从杨屿与琵琶两岛间注入大海。水利部门通过水头段防洪工程、南湖分洪工程及带溪右岸闭合堤工程、显桥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水头平原排涝工程、鳌江干流显桥至岱口段疏浚工程,将涝水排出,解决水头水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