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辑松委员:
您在市政协第十二届第一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加强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提案》收悉,针对您在提案中所反映的问题、建议,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温州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治水史,温州的陆域变迁、兴盛、交融衍生伴随水利工程的建设。温州水文化底蕴深厚,水工遗产众多,蕴含着温州人自古以来的治水智慧和追求人水和谐的治水精神。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加强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针对“摸清温州水文化遗产家底,建立水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议
温州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共计9362处,在这些不可移动文物中为水文化遗产类别的有相关古遗址9处、古民居662处、坛庙祠堂65处、桥涵码头523处、堤坝渠堰20处、池塘井泉296处、近现代水利设施34处、近现代公共建筑33处。此外温州市区范围内共发现106项非工程类水文化遗产,其中碑记诗文共计62篇,它们来自各朝各代。其中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有来自南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游赤石进帆海》、《登江中孤屿》、《过瞿溪山僧》;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过飞云江》等。温州的治水人物传说有东晋平水王周凯、东晋太守郭璞等17位著名人杰。民俗传说代表有花柳塘、纱帽河、仙门河、三板桥、双莲桥、窦妇桥、矮凳桥、高拱桥、柴桥、河满溜、花船、盘汤船、船载的姻缘、龙舟竞渡、水上台阁、划三道船、迎头鬃、船眼睛、东岙普渡节、海岛水灯习俗19项。信仰崇拜代表有东瓯王信俗、平水圣王信俗、杨府爷信俗、陈元光信俗、妈祖祭典(洞头妈祖祭典)、水心道观、洞头杨府庙、梧田丽田太阴宫8项。碑记诗文62项,治水故事17项,民俗传说19项,信仰崇拜8项。
为进一步摸清全市水文化遗产家底,2021年,根据省水利厅统一部署,温州市水利局、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全面开展了全市重要水文化遗产调查。截至今年6月,全市重要水文化遗产调查成果已全部通过省市验收。据统计,我市列入重要水文化遗产449项,其中,水利工程遗产280项、相关物质遗产(不可移动)9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史资料74项,以上项目内容已录入浙江水文化遗产数字化平台。449项重要水文化遗产中,已纳入文保单位的项目共计102项,其中国家级18项、省级13项、市级30项、县级41项,未纳入文保单位的项目有347项。
二、针对“聚焦水文化遗产挖掘和申遗”的建议
水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过程中,着重发掘、精心保护和大力宣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而且是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有利于转变治水观念,调整治水思路,实现人水和谐发展,对于提升幸福温州的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针对重要水文化遗产调查成果,温州市水利局已启动编纂《浙水遗韵——温州水文化遗产大观》,对温州水文化特色进行归类提升,初步梳理展陈温州最有代表性的水文化遗产项目,计划2022年底前出版。同时,温州市将在“十四五”期间陆续启动瓯江四岛水文化书籍、《温州市水利志》、《鹿城区水利志》、《瑞安市水利志》、《泰顺县水利志》、《苍南县水利志(1993—2021)》等水文化系列书籍。
截至目前,温州市还未获得世界灌溉遗产、国家水利遗产等名片。下一步拟打算通过规划的编制,在排摸全市重要水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申报条件的遗产,并积极组织推进该项工作,争取实现零的突破。
三、针对“提速水文化保护和展示工程建设”的建议
温州市水利局已将温州市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编制事宜纳入议事日程,近期已在组织申报2023年部门预算,并积极组织前期工作。初步计划通过该规划的编制,系统梳理和评估全市重要水文化遗产调查成果;研究提出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基本策略和总体思路,科学制定温州市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研究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研究提出温州市重要水文化遗产中符合世界灌溉遗产、国家水利遗产、浙江水利遗产的目录清单,提出申报工作建议;提出温州市重要水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相信通过该规划的实施能进一步推进我市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管理,也为我市下一步申报世界灌溉遗产、国家水利遗产、浙江水利遗产等打下良好基础。
2021年以来,温州市水利局积极推进水文化与工程的融合,大力推进温州市水文中心综合文化项目、瓯江水文化综合建设项目、温州海塘文化综合建设项目等水文化项目建设,打造水文化展示项目。同时,温州市水利局将水文化与工程融合要求纳入了市对县的考评,并将温州百年水文站、江心屿“孤屿水韵”水文化提升改造及保护项目、平阳鳌江流域治理阶段性成效展示馆、龙港市舥艚阴均水闸保护工程等重点水文化保护、展陈项目纳入《浙江省“十四五”水文化建设规划》。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牵头实施的温州“古城记忆”文化景观标识工程,目前已完成温州古城门系列、古井系列、景观山系列、古桥码头系列等景观标识,突出温州水乡特色和历史气质,唤起人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加快温州治水文化长廊和温瑞塘河百里民俗文化长廊和塘河沿岸博物馆群建设,进一步强化水乡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结合市委、市政府文化高地建设工作,进一步全面梳理利用全市重要水文化遗产调查成果,系统构架遗产保护管理体系,规划制定遗产保护、利用等原则、要求、措施。同时,紧扣市委、市政府开展“两线三片”工作的时机,对具有特色的河道、水工建筑、文物古迹等进行修复和修缮,分区域确定有代表性的水文化标识,并予以再现,全力推进温州的水文化工作。
最后,感谢您对温州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的支持。
联系人:王珍微,联系电话:89992298。
温州市水利局
2022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