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转载
【中国水利报】浙江苍南:传承先民治水精神 创建“平水”文化品牌
发布日期:2023-04-28 13:01 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水利报 作者:林立谨 字号:[ ]

日前,浙江省苍南县周凯纪念馆的一场“祭水节·平水王庆诞祈福”民俗活动引起了社会关注。这场水民俗活动,是苍南县近年来推动水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挖掘治水历史 融汇工程建设

苍南所处的温州地区,历史上曾置有东瓯国,后因人口迁徙,古温州的经济、文化、人口陷入400余年的历史低谷。加之温州靠山临海,缺乏水利工程的有效防护,蓄不住淡水,挡不住咸潮。每到夏秋两季,台风频发,“飓风海溢”造成的灾害让苍南先民难以承受。

据《大明一统志》《弘治温州府志》等史料记载,到了西晋时期,横阳先民周凯率众治理横阳、永宁、安固三江(瓯江、飞云江、鳌江)并开拓沿海滩涂,使古温州滨海平原逐渐成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西晋末年,北方战乱,大量士族南渡,迁入古温州地区,奠定了温州在东晋时期能够置郡的地理和社会基础。

而,周凯在抵御台风中不幸殉难。为缅怀周凯平治水土的功绩和以身平水的壮举,当地官府以“平水”命名了他的家乡。

近年来,苍南县积极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投资12亿元对周凯曾经治理的横阳支江进行堤防加固,融合周凯“平水文化”主题对滨水空间进行景观提升,打造“百里平水公园”,借此缅怀以周凯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治水人,纪念他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为横阳支江治理作出的不朽贡献,赓续横阳支江“齐心协力、敢于担当、百折不挠、历久弥坚”的治理精神。

创建特色品牌 发挥综合效益

“百里平水公园”开园后,“平水文化”迅速进入沿河百姓的视野,水利历史文化成为群众热议的话题,水利工程成为群众主动保护的公共设施。

借此时机,苍南县乘势开启“水利﹢文旅”的探索,“平水文化”被纳入正在编制的苍南县文旅融合发展规划纲要。被视为周凯古墓遗址的松山“平水神穴”得到民间人士的保护和修缮;在当地政府和民间资本的支持下,周凯纪念馆成功修建;重建古平水桥(今称桥墩门大桥),融入“百里平水公园”,成为“溪山画廊”景点的主景观;打造苍南高铁站文化墙,融入周凯治水、水网桑田、兴修水库、水乡美景、海塘安澜等水利元素,以花岗岩浮雕加语音解说的形式向南来北往的乘客讲述苍南大地的水利发展进程。

如今,“水利﹢文旅”的发展模式在苍南县成效显著,如以旅投集团为建设主体,水利部门为代建单位的“海塘安澜”工程,既解决了水利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又拓展了水利工程的功能,为文化旅游增添了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