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亦是城市之魂。瑞安这座城拥有着2603条河道,蜿蜒的河道如血脉般滋养着城市与乡野,承载着千年人文积淀与生态文明的希冀。近年来,瑞安市以河长制改革为引领,以"机制重塑、系统治理、全民护水"三大工程为抓手,将治水护水与民生福祉深度融合,用创新之笔绘就瑞安全域幸福河湖新画卷。
一是机制重塑,以制度创新激活治水内生动能。治水之要,首在责任落实。依托瑞安市委组织部“以事找人”工作体系,率全省之先建立河长制“人事贯通”机制,切实将河长履职成效作为领导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推动河长制工作从“有名有实”到“有能有效”。联合瑞安市委办督查室、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开展全市水环境问题常态化巡查,建立多部门联合督常态化机制,形成"发现问题-整改落实-长效监督"的闭环链条。今年以来,通过"河长在线"平台累计发现并整改水环境问题8000余件,下发督查通报2期43个问题,整改率100%。
二是系统治理,以生态美学重塑河湖空间价值。瑞安是一座人才辈出的东瓯古邑,境内山、水、林、田、湖、海齐全,西部山清水秀,中部水田阡陌,东部河网密布,优越的文脉、山脉、水脉资源为瑞安全域建设幸福河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瑞安全市累计建成5条省级美丽河湖、9条市级高标准美丽河湖、77公里市级美丽河湖水上碧道、11个高品质水美乡村和4个高品质共富亲水IP,飞云江寨寮青空草坪入选浙江省2024年幸福河湖“十佳滨水户外运动场所”优秀案例,温瑞塘河、瑞平塘河入选浙江省2024年度幸福母亲河优秀案例。通过"15分钟亲水圈"建设,全市86.2%的城乡居民步行一刻钟即可抵达滨水公园、亲水步道,2025年覆盖率计划突破90%,初步形成"一河一韵、一廊一景"的特色景观带。
三是全民护水,以共治共享解锁生态共富密码。在瑞安,治水不仅是政府工程,更是全民参与的民生事业。全省首个民间河长协会的诞生,标志着"官方河长+民间河长"的双轨机制走向成熟。通过"绿水币"积分奖励机制,市民随手拍河道问题、参与巡河即可兑换奖品,形成"保护生态就是创造价值"的良性循环。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点,通过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让节水护水理念深入人心。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模式,将瑞安打造成新时代"人人都是河湖卫士"的示范样板。 从"河长制"到"河长治",从"治水患"到"兴水美",瑞安用实践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这里的一泓碧水,不仅倒映着江南水乡的灵秀风韵,更涌动着创新治理的时代脉搏。以水为媒,向绿而行,这座千年古邑正以水生态的高质量发展,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