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4
专题专栏
/col/col1324809/index.html
2023年度温州水利十件大事
/col/col1229781785/index.html
编者按
为集中展现2023年水利工作成效,增进社会公众对温州水利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市水利局组织开展了2023年度“温州水利十件大事”推荐评选活动。经过各地组织推荐、投票、专家评审、党组审定等环节,最终确定了十件大事,现予以公布。
水利投资再创新高 重大水利建设高质量提速推进
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大会战”三年行动,完成水利投资106亿元,其中完成省下达投资95.3亿元,完成重大项目63.9亿元,均居全省前列。荣获三年评一届的省政府水利“大禹杯”银杯奖。开工12项省“千项万亿”工程,数量居全省第一,瓯江引水工程被评为省扩大有效投资红旗项目,我市最大泵站卧旗泵站通过机组启动验收。以瑞安南滨江景观带一期工程等为代表的一批海塘示范项目建成,“安全+”带动区域发展共富做法,赢得群众“点赞”。水利工程创优夺杯再获佳绩,荣获省级钱江杯1项、省建筑优良工地2项、省水利标化工地7项,在全国水利安全生产知识网络竞赛中温州总成绩获全省第一。
系统建立防洪“四预”体系 4座水库1个县入选全国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试点
水利部试点数字孪生飞云江项目发挥实效,台风期间滚动研判防御态势,科学制定防范措施,统筹调度水库河网,发布风险提示单86份、山洪预警131期、预警短信16.6万条,拦蓄洪水3.19亿方,成功应对“杜苏芮”等3个台风及30多轮强对流天气。2023年11月,水利部发布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先行先试名单,我市珊溪水库、泽雅水库、顺溪水库、夹坑水库4座水库入选试点水库,平阳县入选先行区域(全国65个)。通过先行先试将进一步提升我市水库运行管理精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能力,为全国推广贡献温州经验。
打赢瓯江沿线生态环境整治攻坚战 水利领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以“河长制”助力“河长治”。在市级总河长亲自谋划推动下,瓯江沿线生态环境整治攻坚战全面打赢。整治期间,累计出动1.7万人次,排查整改水岸问题646处,清运垃圾4万余立方米,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疤点”逐渐蜕变为“亮点”。同时, 率全省之先制订《温州市水利领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指南(试行)》。全市共办结赔偿案件14件,总金额761万元,案件办理数和赔偿金额均位居全省第一,温州市某建材有限公司巨量砂石侵占楠溪江河道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案被列为浙江省第三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十大典型案例。
洞头大门至鹿西岛通水 离岛乡镇告别“靠天吃水”
2023年11月16日,洞头区陆域引调水工程洞头大门至鹿西岛正式通水,标志着温州市区唯一一个离岛乡镇彻底告别“靠天吃水”的历史,能用上优质稳定的自来水。
水土保持工作取得首个国字号荣誉
温州连续五年获得省水保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泰顺创成温州首个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县;瓯海农商银行成功发放温州市首笔水土保持贷。
温州水网建设规划获市政府批复
《温州水网建设规划》于2023年12月获市政府批复。该规划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联网、补网、强链为抓手,着力构建“三横两纵,三脉八枢”的温州水网总体格局,规划实施9大类118项工程,总投资约1500亿元,推动形成瓯江引水、瑞安金潮港流域综合治理、高质量珊溪水源地样板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市级水网标志性成果。
全面启动全域幸福河湖建设
市级总河长联合人大、政协高规格召开总河长会议,审议通过《温州市全域幸福河湖行动计划(2023-2027)》,聚焦“防洪更安全、生态更健康、环境更宜居、文化更彰显、产业更富民、管护更智慧”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2023年成功创建水美乡镇29个、高品质水美乡村28个、高品质共富亲水IP13个,建设市级水上碧道136.7公里,打造城乡亲水节点62个。平阳鳌江水利风景区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瓯海、瑞安、文成、泰顺等四地入选省2024年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占全省五分之一,共获上级补助资金2亿元。
美丽龙舟湖水环境赢得国际赞誉 水利高质量保障亚运会赛事
开展“护航亚运”河湖水域岸线保护专项行动,以亚运核心水域为重点,全市排查整治河湖“四乱”、非法排污口等岸线水域问题8369个;高效推进水利工程调度、河湖清淤、生态补水、河面保洁等工作,保障龙舟比赛水环境持续向好。亚洲龙舟联合会主席以三个“一流”点赞亚运龙舟比赛,高度评价温州龙舟湖水环境。
全面启动单村供水站改造提升三年行动
为切实解决山区群众饮水安全保障问题,2023年我市全面启动单村水站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新建(改建)单村水站595座,管网延伸覆盖替代43座,巩固提升844座。截至12月底,全市638座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已开工542座,开工率85.0%;844座单村水站管理巩固提升任务已全部开工。
全国首创生态流量市级监管处罚办法
温州市水利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市综合执法局,制定出台了首个市级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督检查办法,规范了小水电生态流量行政执法流程。通过多部门协同监管,我市小水电生态流量达标率从46%提升至99.8%。2023年全市小水电下泄生态流量超15.8亿立方米,实时监控率达到90%,小水电生态流量泄放实现了从“放没放”的粗放监管向“放多少”的精确监管转变,有力维护了中小河流生态健康。